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2017-12-20
目 录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 1
一、毕业生规模…………………………………………………………… 1
二、毕业生结构…………………………………………………………… 2
(一)专业分布…………………………………………………………… 2
(二)基本情况…………………………………………………………… 4
三、就业率………………………………………………………………… 4
(一)学校就业率………………………………………………………… 5
(二)本、专科就业率…………………………………………………… 5
四、就业流向……………………………………………………………… 6
(一)本科生……………………………………………………………… 6
(二)专科生……………………………………………………………… 6
第二部分:学校主要特点……………………………………………………… 7
一、创新工作思路,层层落实责任…………………………………………7
二、夯实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 7
三、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 7
四、多角度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 8
五、抢占先机组织大型校园洽谈会……………………………………… 8
六、形成就业推荐工作常态制…………………………………………… 8
七、开辟就业工作“绿色通道”………………………………………… 8
八、努力推进创业园工作………………………………………………… 8
第三部分:相关数据分析……………………………………………………… 9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10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10
(一)本科………………………………………………………………… 10
(二)专科………………………………………………………………… 11
三、毕业生平均工资状况………………………………………………… 13
四、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14
第四部分:就业趋势分析……………………………………………………… 15
一、就业率变化趋势……………………………………………………… 16
二、升学情况变化趋势…………………………………………………… 17
(一)近三年考研情况对比……………………………………………… 17
(二)近三年“专升本”情况对比……………………………………… 17
三、毕业生毕业当年平均薪酬水平变化趋势…………………………… 18
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18
一、毕业生反馈情况……………………………………………………… 18
(一)大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 19
(二)大学生对就业工作的评价………………………………………… 19
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20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的需求…………………………………… 21
(二)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 22
(三)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标准…………………………………………… 22
(四)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符合度情况……………………………… 23
(五)我校毕业生能力情况……………………………………………… 23
(六)我校毕业的总体评价……………………………………………… 24
三、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25
吉林工商学院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毕业生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吉林工商学院2017届毕业生总人数380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41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3.37%;专科毕业生139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6.63%。
2017届本、专科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吉林省生源占69.6%,辽宁占2.1%、黑龙江2%、河北2.2%、河南2.5%、内蒙古2.4%、甘肃1.9%,其他各省占19.7%。
二、毕业生结构
(一)专业分布
学校共有10个院系,包括财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工学院、金融学院、经贸学院、会计学院、旅游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粮食学院、外国语学院。各学院及其专业分布见表1-1和表1-2.
表1-1 各学院2017届本科毕业生分布
分 院 | 专 业 | 毕业生数 | 百分比% |
会计学院 | 会计学 | 483 | 20.01% |
财务管理 | 109 | 4.52% | |
小计 | 592 | 24.53% |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328 | 13.59% |
保险学 | 30 | 1.24% | |
投资学 | 35 | 1.45% | |
小计 | 393 | 16.29% | |
财税学院 | 税收学 | 75 | 3.11% |
资产评估 | 52 | 2.15% | |
财政学 | 71 | 2.94% | |
小计 | 198 | 8.21% | |
工商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 | 37 | 1.53% |
市场营销 | 73 | 3.02% | |
人力资源管理 | 35 | 1.45% | |
工程管理 | 35 | 1.45% | |
物流管理 | 77 | 3.19% | |
小计 | 257 | 10.65% | |
经贸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9 | 2.86% |
经济学 | 70 | 2.9% | |
电子商务 | 64 | 2.65% | |
小计 | 203 | 8.41% | |
旅游学院 | 旅游管理 | 53 | 2.2%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20 | 0.83% | |
酒店管理 | 32 | 1.33% | |
小计 | 105 | 4.35% | |
工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 51 | 2.11% |
电子信息工程 | 43 | 1.78% | |
网络工程 | 26 | 1.08%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34 | 1.41% | |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 97 | 4.02% | |
机械电子工程 | 33 | 1.37% | |
小计 | 284 | 11.77% | |
粮食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90 | 3.73%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6 | 1.91% | |
生物工程 | 21 | 0.87% | |
粮食工程 | 22 | 0.91% | |
小计 | 179 | 7.12% | |
传媒艺术学院 | 广告学 | 31 | 1.28% |
动画学 | 98 | 4.06% | |
小计 | 129 | 5.35%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专业 | 52 | 2.15% |
日语专业 | 21 | 0.87% | |
小计 | 73 | 3.03% | |
合计 |
| 2413 | 100% |
表1-2 各学院2017届专科毕业生分布
分院 | 专业 | 人数 | 百分比% |
财税学院 | 资产评估与管理 | 161 | 11.54% |
会计学院 | 会计 | 278 | 19.93% |
工商管理学院 | 物流管理 | 111 | 7.96% |
物业管理 | 40 | 2.87% | |
小计 | 151 | 10.82% | |
经贸学院 | 电子商务 | 79 | 5.66% |
国际贸易实务 | 66 | 4.73% | |
小计 | 145 | 10.39% | |
工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82 | 5.88% |
小计 | 82 | 5.88% |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83 | 5.95% |
商务日语 | 51 | 3.66% | |
小计 | 134 | 9.61% | |
金融学院 | 金融管理与实务 | 128 | 9.18% |
小计 | 128 | 9.18% | |
粮食学院 | 食品加工技术 | 58 | 4.16% |
小计 | 58 | 4.16% | |
传媒艺术学院 | 新闻采编与制作 | 72 | 5.16% |
小计 | 72 | 5.16% | |
旅游学院 | 烹饪工艺与营养 | 45 | 3.23% |
酒店管理 | 141 | 10.11% | |
小计 | 186 | 13.33% | |
合计 |
| 1395 | 100% |
(二)基本情况
2017届毕业生中,男女生比例情况、政治面貌情况,详见表2-1和表2-2。
表2-1本科毕业生结构
毕业生结构 | 分类 | 人数 | 比例% |
性别 | 男 | 756 | 31.33% |
女 | 1657 | 68.67% | |
政治面貌 | 党员 | 82 | 3.4% |
团员 | 2229 | 92.37% | |
群众 | 30 | 1.23% |
表2-2专科毕业生结构
毕业生结构 | 分类 | 人数 | 比例% |
性别 | 男 | 310 | 22.22% |
女 | 1085 | 77.78% | |
政治面貌 | 党员 | 17 | 1.22% |
团员 | 1361 | 97.56% | |
群众 | 17 | 1.22% |
三、就业率(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
按教育部公布的公式计算出本校2017年学校就业率为87.03%,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6.45%;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8.03%。
(一)学校就业率
(二)本、专科就业率
四、就业流向
(一)本科生就业流向
(二)专科生就业流向
第二部分 学校就业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创新工作思路,层层落实责任
工作中秉持"责任落实到人,人人有责任,不留死角和盲区"的理念。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模式,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各教学学院院长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研室主任督导,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培养与就业指导并行的垂直管理体制;创建了由招生就业处就业工作成员每人对接两个学院的工作方式。全员动员深入挖掘、拓展毕业生不同的就业形式,不断提升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夯实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法
打造就业一体化工作机制。即"三个平台,一本手册,一套程序,一条线路"的工作机制。这套工作机制成为了毕业生在就业季求职、签约、派遣、离校的行动指南。利用互联网传递用人信息、就业政策、就业常识等信息;简化就业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办理就业手续,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顺利离校、报到、落户。
三、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
建立健全毕业生离校后就业跟踪制度。在毕业生离校后半年时间内,定期跟踪、统计、上报离校后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状态。
四、多角度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
广开门路收集用人信息。利用校友资源,与兄弟院校共享资源,与人力资源市场合作等方式广泛收集并发布用人信息,同时动员毕业生加入就业平台,广泛了解用人信息,把握更多机会。
五、抢占先机组织大型校园洽谈会
经过反复踏查、论证,集思广益,在与各教学学院、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院2018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成功举办。此次洽谈会体现了“突破与拓展”的特点,即规模大,参会单位数量多、质量高的特点。
六、建立就业推荐工作常态机制
为了更加有效、快捷地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招生就业处在毕业季期间,开辟了就业洽谈专区,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校园专场的招聘会和小型宣讲会,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搭建常态平台。
七、开辟就业工作“绿色通道”
利用互联网等手段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假期为方便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办理、提供就业咨询等工作,指定专门老师为离校后的毕业生服务。
八、积极推进创业园工作
面对大学生创业园资金紧缺的瓶颈问题,招生就业处积极与省人社厅协调,争取资金扶持,通过项目答辩、评审,2017年我校大学生创业园获吉林省人社厅50万元的资金支持。
第三部分 相关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从我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单位性质分布来看,我院本、专科毕业生以企业单位就业为主,所占本、专科就业人数的比率分别为82.25%和75.23%;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三资、部队、医疗等单位的比率比例很低;去国企单位工作的就业比率本科好于专科,所占比率分别为10.66%和2.79%。
二、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
(一)本科、专科毕业生总体就业地区分布
(二)本科就业地区分布
(三)专科就业地区分布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本科占46.3%,专科占55.62%;吉林省就业本科占51.97%,专科占76.72%,本地区就业占主流;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占很大比例,以江、浙、沪为首的经济区就业率总和达到8.9%。
三、毕业生平均工资状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校本科毕业生,毕业时工资基本在2600--3800元之间,专科在2400-3400元之间;市场营销、酒店管理、保险、金融、机械等专业工资水平较高。
四、毕业生专业对口率
从图表可以看出,市场营销、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酒店管理等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较高。
第四部分 就业趋势分析
一、就业率变化趋势
根据学院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届毕业生就业数据(数据统计时间为2017年12月),计算得出这六届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院近六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近80%,受就业环境变化有所波动,总体就业率比较平稳。
二、升学情况变化趋势
(一)近六年考研情况对比
(二)近六年“专升本”情况对比
由于我校狠抓学风建设并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考研的学生数逐年增高,2012年有24名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占毕业生的1.57%,2013年考取38人,占本科毕业生的1.64%;2014年考取55人占本科毕业生的3.20%,2015考取52人占本科毕业生的2.15%,2016年考取75人占本科毕业生的3.02%,2017年考取86人占本科毕业生的3.56%,在升学数量、层次、地域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专升本比例相对较稳定,基本保持在10%左右。
三、毕业生毕业当年平均薪酬水平变化趋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六年毕业生毕业当年平均薪酬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受地域、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影响很大。
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一、毕业生反馈情况
为了加强学校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我校毕业生在各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及我校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教学环节、人才培养等方面意见和建议,以便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优秀人才,学校利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实名调查,调查对象为2017届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2600份,收回问卷1900份,筛选并抽取有效问卷520份。
(一)大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从大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来看,学生对专业设置、授课水平的满意度比较高,总体满意度在97%以上,说明目前我校的学科建设符合大家的学习和要求,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科建设良好。
课外实践方面,非常满意占49%,比较满意占43%,不满意占8%。2017年学校加大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因此与2016年相比学生满意度大幅提高。
(二)大学生对就业工作的评价
从大学生对就业工作的评价来看,对于就业指导老师的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达到100%;有88%的毕业生能较及时的通过就业信息平台、微信平台和QQ群获得就业招聘信息;99%的应届毕业大学生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有很大作用;毕业生对我校就业工作的总体评价较高,总体满意度达到99%;说明今年就业指导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内容和形式上,在就业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二、用人单位反馈情况
为了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及为学校相关部门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我们利用大型就业洽谈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采取问卷方式进行调查,2017年共发出2类调查问卷共计520份,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52份和125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的需求
专业 | 得票数 | 专业 | 得票数 | 专业 | 得票数 | 专业 | 得票数 |
市场营销 | 102 | 广告学 | 44 | 工程管理 | 23 | 人力资源管理 | 41 |
投资学 | 53 | 资产评估 | 23 | 物业管理 | 33 | 电子商务 | 57 |
会计 | 57 |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类 | 79 | 税收学 | 21 | 机械设类 | 22 |
金融学 | 67 | 食品类 | 32 | 经济学 | 56 | 新闻采编 | 3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8 | 物流管理 | 34 | 旅游管理 | 27 | 财政学 | 21 |
财务管理 | 33 | 酒店管理 | 32 | 烹饪与营养教育 | 29 | 动画 | 44 |
工商管理 | 89 | 生物工程 | 32 | 英语 | 21 | 日语 | 13 |
保险学 | 36 | 粮食工程 | 35 |
来我校进行招聘的用人单位对专业需求方面,招聘岗位主要以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计算机专业、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经济学、电子商务专业等专业为主;我校特色专业如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粮食类相关专业,企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机械类专业在南方就业前景广阔且需求量较大,薪酬福利待遇较高。
(二)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
(三)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标准
从用人单位反馈上看,企业选人时主要侧重创新能力、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应加强学生基本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四)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符合度情况
在我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愿望符合度的结果中显示,有25.3%选择“完全相符”,26.6%为“基本相符”,38%选择“经过培训相符”,说明我校毕业生近89.9%的学生其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令用人单位和企业满意。
(五)我校毕业生能力情况
项目 | N(票数) | 比率(%) | |
---|---|---|---|
专业知识水平 | 非常好 | 49 | 39.2% |
比较好 | 71 | 56.8% | |
较差 | 5 | 4% | |
实践动手能力 | 非常好 | 67 | 53.6% |
比较好 | 37 | 29.6% | |
较差 | 21 | 16.8% | |
适应环境能力 | 非常好 | 54 | 43.2% |
比较好 | 48 | 38.4% | |
较差 | 23 | 18.4% | |
团队协作精神 | 非常好 | 55 | 44% |
比较好 | 62 | 49.6% | |
较差 | 8 | 6.4% |
在我校毕业生能力方面,被调查的96%的用人单位都认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在大学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教育,尤其对于我校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的评价 “很好”以上所占比例达到了83.2%,足以说明我校人才培养方向是正确的,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构建与实现方式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六)我校毕业生的总体评价
我校毕业生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较明显优势的选项上,38%选择了“专业技能”,31%选择了“职业道德”,19%选择了“组织管理”;针对我校毕业生发展后劲的调查中,有21%的用人单位选择了“非常好”,51%选择了“很好”,足以说明我校毕业生的潜力是突出的。
三、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建议
综合我校2017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来看: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6.45%,;专科就业率为88.03%。专业对口率平均在75%以上,工资平均3200元/月左右,可见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水平还有待继续提高。
学校应在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专业设置改革,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高等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市场需求显示,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对理论型人才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我校应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学校转型的步伐。
(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专业课程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学校应加强课程建设,增加应用性和技能性课程的结构比例,把专业课程设置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为大学生提供软性职业技巧训练,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大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加大对毕业生的实习实训力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需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实训为手段、以课改为途径,以就业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强化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加大实践教学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层次和质量,力争实现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内容五个结合:模仿实验与实战实验相结合,验证实验与创造性实验相结合,即课程实验与学科实验相结合,年级实验与梯次递进实验相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从而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搭建宽广的平台。
(四)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定单式培养的力度。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增加定单式培养的幅度和广度。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学校的转型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具备所属行业的专业技能,因此专业课教师必须深入到企业或公司第一线实习,丰富、提高他们的实际知识和能力;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师,定期邀请他们到学校授课,为学生带来理论课堂中无法满足的知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一体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