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全面实施新高考制度。在新高考模式下(包含"3+3"和"3+1+2"两种模式),高校各专业在招生时对考生选考科目有明确要求。若计划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务必提前了解目标专业的具体选科要求,否则将影响志愿填报资格。本文汇总整理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各专业的选科要求对照表,供全国新高考省份考生参考使用。需要特别说明:语文、数学、外语为必选科目,选考科目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门学科中选择三门参加高考。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及选科要求存在动态调整的可能,建议考生在正式填报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最新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年份 | 院校名称 | 层次 | 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历史 | 工商管理 | 不限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法学 | 不限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历史 | 社会学 | 不限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历史 | 政治教育 | 政治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历史 | 英语 | 不限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商管理 | 不限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金融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应用物理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智能制造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材料物理(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轮机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能源与动力工程(未来领军)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水声工程(含水声、电子水声、海洋信息3个专业)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水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拔尖)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网站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土木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轮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航空航天类(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核工程与核技术(未来领军)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 化学 |
2026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化学 |
不同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差异极大,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冷门或热门”。
选科组合 | 专业覆盖率(参考) | 学习难度 | 适配方向 |
---|---|---|---|
物理+化学+生物 | 95%以上(最高) | 高(理科硬核) | 理工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90%左右 | 中高(地理偏理科,记忆量少) | 理工科(如地质、环境、测绘)、部分文科专业 |
物理+生物+地理 | 70%左右 | 中(避开化学难点,适合物理强、化学弱) | 部分医学(需看高校要求,部分不接受)、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历史+政治+地理 | 40%左右(传统文科) | 中(记忆量多,逻辑难度低) | 人文社科(汉语言、历史、法学、新闻)、教育学 |
历史+化学+生物 | 50%左右(交叉组合) | 中(文科+理科,适合偏文但想报医学/生物) | 部分医学(需确认高校要求,部分接受)、生物科学、文物保护 |
历史+政治+化学 | 45%左右 | 中(文理兼顾,适合想考公但有理科兴趣) | 法学(部分高校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化学相关专业(少) |
1、学科组合选择:
推荐组合:物化生(专业覆盖96.6%)、物化政(兼顾考研/考公)、史政地(文科最优解)。
慎选组合:纯文组合(如史政地)仅覆盖约46%专业,无法报考理工农医类热门专业。
2、赋分制应对:
优先选择 年级排名靠前 的科目,避开人数少但竞争激烈的“死亡科目”(如部分省份的化学)。
避免为“钻赋分空子”选弱势科目,赋分依赖排名,不擅长的科目难获优势。
3、资源匹配:重点中学的竞赛资源(如物理竞赛班)、本校优势学科(王牌师资)可成为加分项。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