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步入新高考改革阶段。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不同专业对考生的选考科目均有明确要求。若计划报考陆军工程大学,务必提前了解意向专业的具体选考科目规定,否则可能影响志愿填报。本文特别整理了陆军工程大学各专业选科要求对照表,该表格适用于全国采用新高考模式的地区(包括“3+3”与“3+1+2”两种模式),可供广大考生参考。需注意的是,相关政策可能存在动态调整,最终以学校官方发布的最新招生章程为准。补充说明: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选考科目需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任选3门参加考试。此外,专业设置及选科要求存在变动可能,正式填报前请务必核对学校当年公布的最新信息。/p>
年份 | 院校名称 | 层次 | 科目 | 专业名称 | 选科要求 |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机械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车辆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电子信息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通信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网络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信息安全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土木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地质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武器系统与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建筑学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无人系统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导弹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军事设施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雷达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装备保障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作战环境工程 | 化学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大数据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地雷爆破与破障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伪装与防护工程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装备经济管理 | 不限 |
2026 | 陆军工程大学 | 本科 | 物理 | 工程管理 | 不限 |
不同选科组合的“专业覆盖率”和“学习难度”差异极大,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冷门或热门”。
选科组合 | 专业覆盖率(参考) | 学习难度 | 适配方向 |
---|---|---|---|
物理+化学+生物 | 95%以上(最高) | 高(理科硬核) | 理工科、医学、药学、生物科学 |
物理+化学+地理 | 90%左右 | 中高(地理偏理科,记忆量少) | 理工科(如地质、环境、测绘)、部分文科专业 |
物理+生物+地理 | 70%左右 | 中(避开化学难点,适合物理强、化学弱) | 部分医学(需看高校要求,部分不接受)、生物工程、环境科学 |
历史+政治+地理 | 40%左右(传统文科) | 中(记忆量多,逻辑难度低) | 人文社科(汉语言、历史、法学、新闻)、教育学 |
历史+化学+生物 | 50%左右(交叉组合) | 中(文科+理科,适合偏文但想报医学/生物) | 部分医学(需确认高校要求,部分接受)、生物科学、文物保护 |
历史+政治+化学 | 45%左右 | 中(文理兼顾,适合想考公但有理科兴趣) | 法学(部分高校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化学相关专业(少) |
1、迷信专业覆盖率:物理类覆盖率虽高,但若分数过低(如物理仅30-40分),实际报考价值极低。
2、仅凭兴趣选科:需验证兴趣真实性(如连续三天实验室操作测试),伪兴趣易导致学习崩溃。
3、忽视学校强弱项:若学校政治师资薄弱,慎选“物化政”等需强师资支撑的组合。
4、盲目弃化学:70.65%本科专业类要求必选物理,其中理工农医几乎全部要求物理+化学双选。
5、跟风扎堆选科:人数过多的组合易在赋分中形成“挤压效应”,中等生可能反吃亏。
6、关键提醒:选科前用三次模考数据验证组合可行性,高三修改选科成本极高,务必在高一/高二谨慎决策。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