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工智能专业学校排名靠前的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等。

| 学校名称 | 等级 | 排名 |
| 清华大学 | A+ | 1 |
| 上海交通大学 | A+ | 1 |
| 南京大学 | A+ | 3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A+ | 4 |
| 浙江大学 | A+ | 5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A+ | 5 |
| 电子科技大学 | A+ | 7 |
| 华中科技大学 | A+ | 8 |
| 东南大学 | A+ | 9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0 |
| 西安交通大学 | A | 11 |
| 西北工业大学 | A | 12 |
| 北京大学 | A | 13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14 |
| 中南大学 | A | 15 |
| 中山大学 | A | 16 |
| 四川大学 | A | 17 |
| 复旦大学 | A | 18 |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19 |
| 同济大学 | A | 20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A | 21 |
| 北京师范大学 | A | 22 |
| 中国人民大学 | A | 23 |
| 山东大学 | A | 24 |
| 北京邮电大学 | A | 25 |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26 |
| 天津大学 | A | 27 |
| 北京科技大学 | A | 28 |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28 |
| 武汉大学 | A | 30 |
| 北京交通大学 | A | 31 |
| 湖南大学 | A | 32 |
| 吉林大学 | A | 33 |
| 东北大学 | A | 34 |
| 厦门大学 | A | 35 |
| 重庆大学 | A | 36 |
| 南京邮电大学 | A | 37 |
| 西南交通大学 | A | 38 |
| 北京工业大学 | A | 39 |
| 上海大学 | A | 40 |
| 苏州大学 | A | 41 |
| 陕西师范大学 | A | 42 |
| 兰州大学 | A | 43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A | 44 |
| 中国农业大学 | A | 45 |
| 江南大学 | A | 46 |
| 华中师范大学 | A | 47 |
| 安徽大学 | A | 48 |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A | 48 |
| 河海大学 | A | 48 |
在中国,人工智能专业的学校实力较强的有以下几所: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依托其雄厚的计算机科学、数学及工程学基础,构建了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一批由院士领衔的顶尖科研团队,并设立了交叉信息研究院,专注于智能+、量子信息和金融科技等前沿方向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传统信息类强校,上海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在“新一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学校设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大力发展“智能感知认知”、“人工智能芯片”等前沿技术。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实力也非常强大,学校在CS rankings、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CNUR人工智能排名和软科人工智能排名等指标上优势明显。2018年,南京大学在C9高校中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发布全国首份《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校校友创办了一批知名的AI科技企业,如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学校于2020年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致力于类脑智能和计算智能方向的科学研究。
Copyright 2019-2029 http://www.tishu.com 【题书网】 皖ICP备19022700号-4
声明: 本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